前言:

此月主要是開始接雜誌的專欄,對於這件有意義的事情令我相當開心,於是乎很認真的開始看待 這件事情,甚至將它當作自己還存在的證明,我沒有想到竟然有一天我會有雜誌截稿的壓力,不過直到退伍,我都沒有拖過稿,雜誌主編鄭大大先生很意外的跟我 說,竟然都這麼早交,

我對他說:”ㄏ,這就叫做專業!”

現在重頭看來,文筆好像有一點兒進步喔,ㄎㄎㄎ。

 

 

 

<羅 小鵬的奇幻冒險>-當兵篇no.2

 

慶祝/ 2010/03/03 PM:11:44

接到開設專欄的消息後,我放假當天經過台北車站就迫不及待的衝網書店,二話不 說的買下雜誌,像是考一百分的小孩。   我想先從這系列文章的開頭開始講起,收到我簡訊的朋友都知道,這是我在軍中利用晚上躲在棉被裡的睡覺時間打出來的,第一篇從我送女朋友出國為期四的月的遊 學開始到今日,在軍中的生活是苦悶、無聊而賭爛的,對我來說唯一的創作利用手上唯一的工具---手機,法律規定我們不能帶有相機的手機,可想而知,以現階 段3C產品的規格而言,沒有相機的手機大概也只剩下簡訊跟接聽電話的雞肋功能。   在某一天晚上,在我被長官罵到臭頭的那天晚上,我就開始了強迫性的發送這些文章給我手機裡的朋友,假裝它是一份周期性的刊物,而我就是主編兼這份電子報的 老闆,傳完我就關掉手機睡覺,對我而言,每天早上起床打開手機,看到朋友們回傳的簡訊,甚至有人說他要訂閱,這樣的事情至少可以讓我撐一整天的開心時光。   總而言之,這導致的篇專欄的開始,說它是所謂的專欄,倒令我有點心虛,第一,我從來就不是個所謂的文字工作者,充其量只是個拿筆畫圖的人,第二,我也不敢 確定我到底還能夠這樣胡言亂語多久,加上以手機簡訊的形式來打字有他格式跟容量的限制,要打出一定份量的字數對我而言有相當的難度,所以當這本雜誌的主編 跟我邀稿時,我都覺得他瘋了...或許他搞不好本來就是個瘋子。   但不論如何,我都已經上了船,我對這個東西有個期待,我得承認,這對我而言很有吸引力,因為我相當喜歡看小說,雖然沒有能力成為小說家,可是這也是我幻想 的職業之一,唯一遺憾的大概是我用了本名發表,這樣就有很多事無法暢所欲言,特別是對於藝術或藝術圈的,畢竟你知道,我是個內向害羞又孤僻的乖孩子... ...。   這篇以此為慶祝,在這裡也感謝大家收看,離退伍還有一段時間,未來請多多指教。

 

 在 深夜的歷史博物館我遇見梵谷/ 201003/12 AM:01:04

 

我 離開部隊已是五點,因為我一直在等待人數湊齊,我們一群大頭兵才可以搭計程車離開營區,回到台北的懷抱,我一直焦躁的望著手錶。

  原本在我今年的規畫中沒有看梵谷展的選項,第一,我已經在歐洲看過了幾張,第二對於當兵好不容易放假的藝術工作者而言,我只想狂奔回家,拿起我的筆桿,丟 掉我的槍桿解放創作的欲望,然而因緣際會下,我來到歷史博物館,特地來看梵谷,事後我才發現,不是我自己走來看他的,而是梵谷招換我來的。

  歷史博物館的星期五人潮依舊絡繹不絕,我很開心台灣民眾有這麼多人來參觀藝術品,梵谷的展覽規畫是他從小的速寫或習作等等的累積一路串聯到他的巔峰時期的 作品,以一條基本的動線規畫過去,中間我們可以不斷看到告示貼心的為觀眾介紹梵谷的一生,當然我們在美術館看到的藝術家生平簡介或許不像報章雜誌中那樣得 煽情動人,很顯然的,館方期望的是以冷靜的立場去看到梵谷這位大師,純粹回到他的作品,使作品獨自說話,然而大師的作品理所當然會竊竊私語,但又有多少人 願意默默傾聽呢?

  展覽前三分之二陳列的是梵谷早期的習作與練習草稿,我想我可以體會館方調借梵谷作品的辛勞,特別是像他這樣許多人狂戀的大師,要借到他全盛時期的作品是緣 木求魚,理所當然整場展覽安排的走向只能以梵谷的一生作為整個展覽的基調,這是我唯一遺憾的一點。

  在人群不斷的啃食我的後腳根,壓迫著我往前走的同時,我也慢慢的走過梵谷的年輕歲月,我想像著一位在十九世紀末默默畫圖的藝術家,一次又一次的在便宜的紙 張上面揮動他不甚成熟的筆調,一直到他的素描逐漸建立起自我的空間感,畫中人物開始越畫越立體也畫出了他的憂鬱,我很明白為什麼他當時的鬱鬱不得志,在人 們擁護著布格羅又或是莫內的那個年代,沒有人會欣賞他那樣的作品,時代並不眷顧梵谷,但會給他平反的機會,因為作品會說話,它們會不斷的低語又或是嘶吼, 直到有那樣眼睛的人可以發現從錯落的筆觸中散發出來的靈魂光芒,有那樣耳朵的人可以聽見從不斷揮動的線條裡洩漏出了梵谷心頭的秘密是那樣地如怨如慕,如泣 如訴。

  我會講的這麼煽情純粹是因為,梵谷真的震撼的到我了,終於到達最後一個展廳,展方畢竟還是很負責任的借到了幾件梵谷的重要作品,站在他扭曲、厚重、錯亂的 筆觸前面,我像是被一位重量級的拳擊冠軍以直拳重重地槌擊了一下,雖然下巴沒有掉下來,但等我意識到的時候,我的嘴巴的確張開了很久,他的樹像是在燃燒, 我不知道他在燒什麼?或許是靈魂,他的每一張畫都在燒他的靈魂,所以才有這種程度的震撼力,他的藝術像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甜美又濃烈得令人眼淚直流,他不 斷的畫,也一次次的將自己的靈魂燃燒殆盡,直到烏鴉飛來... ...。

  我很慶幸自己來看了梵谷,但我說過了,不是我自己要來,是他招換我來的,最後如果要我說什麼的話,就是我很希望,這塊土地的人們,可以面對自己的職業,如 同梵谷燃燒自己的靈魂那樣,賭上一切,或許不需要燒完,就足以讓世界更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a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