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種族的青春謬思

 

                           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  陳湘汶

 

     如果藝術僅為一種「再現」的「技術」,柏拉圖認為這種技術僅僅為一種幻覺的再製造,既無實用的社會功能,也無法傳達真理;讓面對作品的觀者,陷入真假不分的甚至可能敗壞人心,縱容欲望和情緒。然而欲望卻是人人都有,藝術品作為一種再現欲望的管道,是否也透露了欲望真實性的虛無存感。  

羅展鵬的作品始終以寫實的技法呈現,逼真的畫面之外,更應該注意是他的繪畫語彙和所謂草莓族文化的對話。羅展鵬作品,不僅是作品名稱,畫中模特兒的動作、打扮經常反映出現下年輕人的文化;典型日本流行文化中自拍的表情、四十五度角由上向下的取鏡,亮澤感的唇彩、日系或韓系的打扮,都表現出外來流行文化對草莓族的影響。

  在此我節錄波特萊爾《惡之華》中〈J’aime......〉末段:

……事實上,我們,頹廢的民族,

 

具有古代民族不熟悉的美感:被心靈潰瘍病所腐蝕的面孔,

 

和一般俗稱的憔悴美;

 

但,我們晚熟的謬思這些玩意兒,

 

並不會妨礙到病弱種族描繪青春的由衷敬意,

 

──那種神聖青春、純樸

 

溫柔額頭,清澄如流水的明眸,

 

那種青春,像藍天飛鳥和羣花,

 

凌駕萬物,無憂無慮地散發

 

芬芳、歌聲和溫柔的熱情!』

                                     

草莓族是流行文化的載體,欲望投射的對象。我們與畫中人物相互凝視,霓虹燈光下的青春形象和畫外觀者,都浮沉於這欲望之流,同時我們也一起建構社會流行文化。其中,羅展鵬用深厚的寫實功力畫出栩栩如生的人像,而描寫的對象是所謂無抗壓性、一壓就爛的七年級生;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來進行寫實工作的羅展鵬,等於是對「草莓族」一詞的反動,這也許是他堅持寫實技法的原因之一。

 

  為在數位與手繪寫實之間開發新的可能性,羅展鵬的作品添加政治元素,如〈草莓族大亂鬥〉中兩位模特兒各著國共兩方的服裝、〈草莓族細胞分裂1〉太陽眼鏡映照出遠方中正紀念堂的形象還有〈草莓族青春日誌7〉與〈草莓族青春日誌13〉中看似偶然卻是刻意的帶有政治性的抗議布條,都反映作者有意識將政治議題帶入畫面中,藉此暗示除了顯而易見看到對流行的追求,台灣的政治也是七年級生關注的對象之一。

  對於生活,面對作品,羅展鵬很明顯是一位自我定位明顯的藝術家,他打扮入時、進行時下流行的娛樂甚至參加綜藝節目錄影,典型的媒體、消費時代的一份子。而在面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時,意圖強烈;用畫筆在年輕的肉體上書寫,寫各種欲望,草莓族的欲望、羅展鵬的欲望,和社會的欲望。寫實之外,羅展鵬加入能與觀者對話的元素,利用題為「草莓族」的系列作品,對一壓就爛的草莓族一詞進行新的詮釋。就如波特萊爾所說:「我們,頹廢的民族,具有古代民族不熟悉的美感……但,我們晚熟的謬思這些玩意兒,並不會妨礙到病弱種族描繪青春的由衷敬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a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