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工作太累,昨天畫著畫著脖子忽然往左一扭,就忽然明顯感受到落枕的錯覺
 等到我意識過來,真的落枕了,雖然我的頭並不是在枕頭上落下的,在語義上並不恰當。
不過細糾『落枕』二字,本來就隱含矛盾,落枕痛的是脖子,可是落下的卻是枕頭,
同樣是落,落屎就精準多了。
落字做動詞,屎做名詞或主詞,一個主詞牽引著動詞的動作,精確無誤。

就在我準備離開工作室的深夜,我精神恍惚的邁著迷惘的步伐走向大門,腳底一滑,
我竟然踏在打底未乾而擺在地上晾的畫布,幸虧我身手矯健,半空中一個鯉魚躍龍門
並未摔倒,但畫布的的碳酸蓋底已被我踩出一道如同西班牙大師-Tapies 一樣自然的肌理了。

就在我滿足於與大師在冥冥中的命運交流之時,赫然脖子感到一陣痛徹心扉的劇痛
痛得我撕心裂肺,我想明天的約會大概無法將我的IMAC27吋扛過去了吧。
悻悻然得騎車回家,倒頭便睡。 

 話說,為什麼我要搬如此之重的IMAC27出門呢?這要從這兩天的事說起:


這兩天被一個瘋狂的色彩管理魔人死命的騷擾,不斷的fb給我許多關於色彩管理的重要性
作畫的藝術家都很清楚,從『原作』到『數位影像檔』到『印刷品』中間,三個不同的角色
也代表三個工作的流程,從工作室的原作到諸位手中拿到的印刷品中間的角色就是數位影像檔
取得的方式有許多, 從底片轉數位檔、從小型的DC到百萬數位機背、儀器掃描等等
這數位影像檔最大多數是利用於網路傳播,可是每個人的電腦都不同、電腦不同便代表顯示卡不同
有獨立顯示卡跟晶片整合之分、品牌之分、面板之分等等,甚至就連mac每台螢幕顯示出來的色彩
都不同,這意味著數位影像檔在各個電腦之間顯示的差異是很大的,對此我無法控制當然不在
本篇討論範圍,重要的是,『原作』及代表原作的替身的『印刷品』這兩者則是我要控制的重點。

我取得數位影像檔的方式已跟大家分享過多次,便是請劉光智kc攝影師拍照(https://www.facebook.com/kcsoho)
取得的影像自然不在話下,但不代表取得這樣的影像,便能從自己家裡電腦修圖後到送印刷的流程
便能夠確保無誤,因為這中間依然存在許多不可預期性的變化,這也是我一直深為頭痛的部份。

於是,便興起了去見見這位這色彩管理魔人一面的想法。

他也提出了將我的IMAC螢幕進行校正的建議,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搬電腦的原因


畢竟,作為一個拿筆畫畫的藝術家來說,耗費無數精力辛苦營造出來的灰色階,細微的顏色變化、臉上的血絲
印刷出來後平白無故掉了一大堆色彩,
其痛苦程度就跟
走在路上平白無故掉了兩百萬是一樣的道理。



不一日,我便到了他的工作室,並聽了一下午的課,這中間有許多重點,我且分享一些我覺得重要的觀念
首先
1.色彩管理必須封閉化、一貫化的流程:
意即從取得數位影像後的修圖作業到打樣到印刷的成品都必須控管,不論你由什麼方式取得數位影像
都必須經過電腦修圖,來完成送打樣前的校正,問題是從前端的電腦我們都無法保證它是正確的顯色
又如何能夠調整的接近原作?再者印刷廠的電腦也跟我們的不同,這中間又要如何取得彩度、明度、濃度
的正確性?

2.校色、校色、校色:
修圖的電腦要校色、印刷廠的電腦要校色、印刷機與電腦之間的關係要校色
全部校色到一樣,才叫封閉化、一貫化。

3.電腦螢幕:
蘋果電腦螢幕是SRGB,而廣色域螢幕是adobe RGB,這兩者中間還是有色階細膩度上的落差,也就是
電腦螢幕最後無法拿來判斷印刷成果的依據。
 

雖然創作是很感性的行為,但在一切與數據為主的科技時代 ,只有正確的數據才會有正確的品質
為了確保印刷品可以更接近原作的水平,(雖然永遠無法一樣,因為油畫顏料跟印刷顏料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這中間有許多的理性判斷的問題,一貫化、封閉化才能將各個環節的誤差降至最低, 這是前端作業必須追求的。

最後,我脖子痛的要死,這位色彩管理魔人依然叨叨不休,
在我昏厥前,最後記得的一段話是他細細碎碎地喃喃道:

『我要證明台灣可以做出世界水準的畫冊。』 


 


 


延伸閱讀:
kc-劉光智 

 色彩管理魔人-mr.王<<< ---看他的fb封面竟然就是一張色表,就知道此人瘋了,請小心服用。



 

arrow
arrow

    gean20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